首页 > 学生工作 >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> 正文


目标困惑——怎样才算是目标
来源:  日期:2015-04-30 10:03:25  点击数:

 

作者简介

        谢伟:国内知名职业生涯规划师、北京大学职业规划督导、大醍醐特聘职业规划专家,长期从事大学生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

        有一次,在一所有名的大学里讲职业规划,问及一个学生:

        “你三年后的样子是什么?你想象一下那个时候你有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 “我有一辆名车!”

        “那么是什么牌子的呢?”

        “莱斯劳斯!”

        “它值多少钱呢?”

        “300多万吧”

        “这就是说,你在三年后至少年薪要300万?”

        “是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那么,二年后,你的年薪大概多少呢?”

        “200万。”

        “那么你现在必须要在什么状态呢?”

        “我现在必须每年有50万收入!”

        “那么,现在有没有?”

        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 那么,这个三年后的“宏伟”目标,对于这个学生有没有意义呢?她也深信不疑的是她不可能在一年里实现50万收入,她自然也不相信自己二年后和三年后给自己订立的梦想。于是,她又回到了现实,开始做每天别人要求她做的事,做学校要求她修的课,背每门课需要考试的内容,等待着一天天临近的毕业……

        当问及“你们现在对未来有紧迫感吗?”得到齐声的回答“有”。那么,为什么这种紧迫感依然还只是一种说辞,好像是大学生群体的事,而不是自己的。仿佛社会心理学中的“群体去个性化”、“群体大锅饭”深刻地在此显示: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了“大家”都面临的困境与压力,但是却从来没有感受到这个困境其实是自己的。

        按照心理学的阶段成熟理论,学生阶段其实处于一种被称为“责任延缓”的时期。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,学生们可以不去承担自己应该负有的社会义务,不用过多考虑自己的独立责任。这样可以保证学生以一种科学的态度,一种自由的心境去高效地学习。但是,现在的问题是大学生也还把自己惯性地定位于责任延缓状态。他们潜意识中的观点是:车到山前必有路、我的奋斗时间还多着呢、我一定会有非凡的未来……

        结果,大学生们就普遍地沉浸在“回避为未来做决定”、“回避给自己生活以责任感”、“回避进入社会的机会”、“回避那些象牙塔之外的世界”的茫然中。于是,可爱的大学生们努力地学习老师让他们学习的内容,勤奋地付出努力争取考一个好成绩。他们非常负责任地作为父母的孩子、作为学校的好学生“为社会”学习着。但是到了快要毕业的时候,他们的困惑就如潮般涌来: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、他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、他们想不起来自己学了些什么、他们面对自己的成绩单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。他们虽然强烈地感觉自己缺乏点什么,但是,他们却依然不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 此时的学生经常浮现头脑的是一种被骗的感觉:父母骗了他们,让他们只是埋头学习;学校骗了他们,让他们只是把握书本;社会骗了他们,让他们以为付出总有回报,但现在却反悔了不给他们一个工作。结果,可爱的同学们,不知所措中认为自己才疏学浅,开始考研、考博。难怪网上有人戏言,中国需要在博士之后,继续设置更高的学历,比如“壮士”、“烈士”等——因为学生们需要把自己的“责任延缓”期延长,因为学生们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 相较而言,在美国父母一般都只把自己的孩子养到高中毕业。之后,孩子就需要独立,他们必须为自己挣上大学的学费。自然,在挣学费的过程中,他也就开始探索自己适合做的事情了。当他们可以有钱读大学时候,他们就已经非常明确自己想学的是什么,自己学了以后想做的是什么。于是,大学的生活、学习成为自己追求、奋斗自己理想的过程。自然,当他们毕业的时候,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学到了什么,非常明确自己应该学的和现在学到的之间的关系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学生就没有生涯困惑了。

        从这种比较中,可以看出,其实当前大学生的困惑就在于一个目标,只是这个目标是否是明确的、是否是自己的。其实质就是“是否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、能要什么”这个问题。从这个比较,似乎也说明中国大学生的困惑是一种必然的结果,因为他们一直是在为别人学习——因为父母投资了,需要为父母学习;因为学校投资了,需要为学校学习;因为社会有投资,需要为社会学习……那么,面临困惑的大学生应该如何从这种天然的困惑中解脱呢?

        其实,从本质上而言,就是如何使大学生自己树立自己适合的目标问题。那么,从这个意义上讲,如果大学生能够切实地去探索——为了自己的未来探索、为了自己的能力探索——他们的困惑是可以跨越父母、学校、社会这种天然期望(投资回报的期望)桎梏而得到解脱。

        那么,再回头看看开头那个学生的“目标”。相信这样的目标,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那么,这样的目标对这位学生的生活指导会是什么呢?可能只是侃大山时的一种说辞了。那么,为什么说这样的目标没有指导意义呢?因为这个目标在订立的时候,她不是切身体验着在考虑自己,而是抽象出另外一个“我”,在谈论一个没有实体的目标罢了。自然,在谈这个目标的时候,就从来没有想过需要实现!好了,既然已经比较清楚没有指导意义的目标的内涵,那么如何使目标有意义呢?

        首先,是需要学生切实地考虑自己的追求、自己的现实、自己的环境去订立目标。但现在又有问题了: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追求是什么,不明白自己的现实是什么,不清楚自己的环境是怎样。具体而言就是:大学生们并不清楚自己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;并不清楚自己现在已经能做什么;并不清楚自己生活着的环境可以提供自己学得什么、获得什么。说白了,就是学生不了解自己、不了解环境(社会)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解决目标问题,需要先引导学生探索真实的自己,获得对环境的切实把握。在探索真实的自己方面,学生可以去做一些相关的测评,首先从客观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特性,比如明确自己的性格倾向性,从而确定自己可以适合发展的领域;了解自己的兴趣,从而有学习的焦点提高生活的有效性;厘清自己的价值观,从而定位自己的未来梦想。当然,所有的测评都不是百分百准确的,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里去针对这些抽象的了解对应现实生活的样子,从而使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清晰而真实。另外,与一些非常熟悉的长辈、朋友交流,从他们的眼光里来了解自己,从他们的态度里体察自己的特生,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措施。

        当学生们对自己的现实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的时候,他们对自己的追求就已经有了一个较清晰的把握了。余下的就是去分析、探索自己的环境是否拥有使自己迈向目标的信息、资源、条件。这些环境包括有父母、父母的环境,包括有学校、朋友、同学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 其次,想要目标有指导性,必须使目标具有可行性。那么就需要把自己依据现实、梦想、环境制定的目标细化成可以完成的小目标。后来,再问那个学生希望给自己订一个什么样的目标。她说“希望自己毕业后能够从事翻译工作”。那么,细化这个目标,当问及她今年应该在完成这个目标方面做些什么时,她回答:“今天必须要把英语四级通过了。”“那么,你要通过四级,你应该做些什么?”“……”至此,我相信这些一步步可行的方案,必定会促成一个个目标的达成。这时,目标的引导作用才发挥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 当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树立自己的目标,并为目标开始采取行动的时候,他们的困惑也就烟消云散了。

 

 




上一篇:求职,大城市OR小城市?
下一篇:海南澳美华制药有限公司2017年校园招聘信息
院办电话:0898-65730357管理入口
版权所有: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