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系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 首页  师资队伍  化学系 > 正文
李高楠教授
发布时间:2025-09-18      作者:   来源:化学与化工学院

姓 名:李高楠

职 称:教授

导师类别:博导,硕导

E-mailligaonan2008@163.com

一、个人基本情况

李高楠,女,理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共党员,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任教师,海南省“D高层次人才。近年来主要从事功能配合物的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,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,主持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。授权国家专利1项,出版专著2部,编著教材2部。

二、主要研究方向

光电功能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;

功能铱配合物抗肿瘤药物的合成及作用机制研究;

磷光荧光探针的设计与生物应用研究。

三、开设课程

《普通化学》、《元素无机化学》、《高等分析化学》等。

四、近年的代表性成果

主持或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:

1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地区基金项目,22061016,深红、近红外金属铱配合物的设计、合成及其在光动力学治疗肿瘤中的应用研究,2020-092024-12,主持。

2)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,青年基金项目,21501037,红光铱配合物的设计、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,2016-012018-12,主持。

3)海南省科学技术厅,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,高层次人才项目,225RC746,靶向性近红外(NIR)(III)配合物金属药物的合成及其I/II型光动力治疗的应用研究,2025-012027-12,主持。

4)海南省科学技术厅,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,面上项目,823MS042,基于2-吡啶基噻吩(tp)抗肿瘤金属铱配合物药物,2023-012025-12,主持。

5)海南省科学技术厅,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,高层次人才项目,220RC592,新型高效三齿钳型红色磷光铱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、合成及光电性能的研究,2020-122023-12,主持。

6)海南省科学技术厅,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,青年基金项目,218QN236,基于2-吡啶苯并噻吩(btp)主结构的红光铱配合物的设计、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,2018-032020-12,主持。

7)海南省科学技术厅,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,20152017,新型2-苯基苯并唑类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光电性能相互关系的研究,2015-012016-06,主持。

主要荣誉及教学科研获奖情况:

1)海南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;

2)海南自由贸易港“D 类人才

3)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。

第一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获得:

1. 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省级三等奖;

2.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省级一等奖。

指导研究生:

1. 一名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荣誉

2. 一名硕士研究生获海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

代表性论文(最多五篇):

1.Qin Zhou, Xiao-Bin Zhang, An-Li Liu, Zhi-Gang Niu*, Gao-Nan Li*, Fa-Biao Yu, “Designing novel tridentate iridium(III) complexes comprising functionalized benzothiazole ligands to improve anticancer activity by targeting mitochondria”, Bioorganic Chemistry, 2025, 161, 108507.

2.Xiao-Chong Ma, Dao-Wei Li, Zheng-Rong Mo, Zhi-Gang Niu*, Gao-Nan Li*, “Rational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fficient deep-red iridium(III) complexes with 2-(benzothienyl)pyridine and tetraphenylimidodiphosphinate ligands”, Dyes and Pigments, 2025, 235, 112620.

3.Xiao-Han Yang, Min Li, Hui Peng, Qian Zhang, Shui-Xing Wu, Wan-Qing Xiao, Xing-Liang Chen, Zhi-Gang Niu, Guang-Ying Chen, Gao-Nan Li*, “Highly Luminescent Mono- and Dinuclear Cationic Iridium(III) Complexes Containing Phenanthroline-Based Ancillary Ligand”, Eur. J. Inorg. Chem. 2019, 6, 847-855.

4.Zhi-Gang Niu, Jun Chen, Peng Tan, Wei Sun, You-Xuan Zheng*, Gao-Nan Li*, Jing-Lin Zuo*, “Efficient yellow electroluminescence of four iridium(III) complexes with benzo[d]thiazole derivatives as main ligands”, Dalton Trans., 2018, 47, 8032-8040.

5.Gao-Nan Li, Shao-Bin Dou, Tao Zheng, Xiao-Qing Chen, Xiao-Han Yang, Shuang Wang, Wei Sun, Guang-Ying Chen, Zheng-Rong Mo, Zhi-Gang Niu*, “Orange-red phosphorescent iridium(III) complexes bearing bisphosphine ligands: synthesis, photo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DFT calculations”, Organometallics, 2018, 37, 78-86.

专利:

1. 红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,专利号:201810520779.8